前 言
液壓鋼軌推凸機是切除鋼軌鋁熱焊焊接時焊瘤的小型專用機具。它適用于50-75kg/m各型鋼軌,在焊軌基地或線路上都能進行。是超長或區間無縫線路鋪設應力放散及斷軌修復時的配套機具。
一、 結構及工作原理
主機結構:
本機主要由機架、機動泵站、兩個水平油缸、導向裝置、推凸刀組成,詳見上圖。作業時,將推凸機放在焊瘤兩側鋼軌上,調整軌下鎖緊裝置,使導向裝置靠緊鋼軌腭部,然后啟動機動泵站,隨著油缸活塞桿伸出,推凸刀相對移動,產生剪切力從而切除焊瘤。作業完畢后,反方向搬動換向閥手柄,活塞桿縮回,即推凸刀復位。
液壓泵站結構:
液壓泵站主要由油箱、柱塞泵總成、換向閥總成、汽油機GXV160或電動機3.0kw組成。換向閥總成主要由調壓閥(溢流閥)1、保壓閥(送壓閥)2、換向手柄3、壓力表4等組成。
換向閥手柄功能介紹:扳向左側(即A方向)為向無桿腔(或有桿腔)供油位置,中間O位置為卸荷位置,右側(即B方向)為向有桿腔(或無桿腔)供油位置,從而實現油缸活塞桿的伸出或縮回功能。
保壓閥手柄功能介紹:扳向左側為向液壓油缸供油位置,此時泵站能正常向有桿腔或無桿腔供油,泵站輸出的壓力與油缸壓力相一致(即送油狀態);扳向右側為油缸保壓狀態(相當于油缸內液壓油與泵站內液壓油截止),此時泵站已不能正常向油缸內供油,閥內部處于泄壓狀態,可將動力關閉,而油缸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
調壓閥功能介紹:用鐵釘等小件,順時針擰為調高系統壓力,反之為調低系統壓力。
換向閥示意圖
二、主要技術參數
1、最大推力: 200kN
2、油缸行程: 150mm
3、系統工作壓力:51MPa
4、外型尺寸: 800×390×400mm(不帶扳桿)
5、整機質量: 55kg
6、機動泵站:30kg
三、使用方法
1、操作人員在作業前應認真閱讀本使用說明書,熟悉本機各部件名稱、結構、作用及技術性能、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規程等。
2、作業前檢查機動泵站油箱內液壓油是否充足,不足時應按規定的牌號補足液壓油(根據當地的氣溫,選擇合適牌號的液壓油)。
3、進行空載試驗:將機具平放在鋼軌頂部,使焊瘤置于兩推凸刀中部,連接好機動泵與推凸機之間的高壓油管,啟動機動泵,搬動換向閥手柄至左側或右側,搬動保壓手柄至左側,觀察活塞桿是否伸出,當推凸刀接近時,再將換向閥手柄搬至右側或左側,使活塞桿縮回。檢查各部件動作是否靈活,密封件是否有滲漏現象,檢查確認正常后將機具恢復原始狀態。
4、作業時,將機具抬放到要推瘤的鋼軌處,重復空載試驗的過程即可。
四、維護及保養
1. 日常保養
1.1 作業前,檢查各部件緊固件是否松動,密封處是否滲漏,如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
1.2 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齊全,發現問題應及時更換;
1.3 應及時擦試灰塵、油污,保持機具清潔;
1.4 檢查液壓油牌號是否正確,油箱內的液壓油是否充足,發現缺少應及時補充。
2.定期保養
2.1 使用六個月后,應仔細清洗油箱,按當時的環境溫度填加液壓油(一般春季、夏季和秋季用30號機油,冬季用20號機油);
2.2 解體檢查各部件及各密封處,如油箱蓋、油泵等密封。發現密封不良或失效應隨時更換。對磨損超限的零部件也應及時更換;
2.3 檢查推凸刀,如發現磨損超限、刀刃過鈍或刀刃損壞應及時更換。
五、一般故障及排除方法
常見故障 |
原 因 |
排除方法 |
油泵
打不出油 |
1 吸油、出油口通道有堵塞現象或單向閥及安全閥鋼珠有異物墊住鋼珠不復位
2 油箱內缺油導致油泵吸空,油缸不伸出
3 安全閥調整栓松動或失靈 |
1解體檢查各部件檢修不良處所,更換損壞的零件。
2卸下出油管,搖動油泵扳桿,直至有油溢出 |
系統
壓力過低 |
1 油泵偶件磨損過限,配合間隙過大
2 安全閥調整螺栓松動或安全閥失靈 |
解體檢查安全閥、油泵,調整修理或更換超限、損壞的零部件 |
油缸
推力不足 |
活塞上的密封圈損壞 |
更換新密封件 |
系統工作
壓力過高
或過低 |
在出油管處安裝壓力表,檢驗系統壓力,不足或高于51MPa |
松開油箱后面螺母,旋轉油壓調整螺桿,壓動手壓泵,同時看壓力表,如果過低或高請向相反方向旋動即可。 |
油壓失靈 |
壓力明顯降低,不能工作 |
調整溢流閥,或更換換向閥,或檢查泵站是否有真空現象。 |